|
时令进入流感季节,也就是每年10月到次年2月。接种流感疫苗已经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这是预防和控制流感既方便又有效的手段。而且,在接种流感疫苗的后面隐含着对生命,无论是人,还是其他生物,以及微生物和疾病现象与本质的重要新认知。
接种流感疫苗的生活方式体现在,为什么要注射流感疫苗,接种之后是否就不会患流感,接种后有没有副作用,以及是否有更好更新的通用疫苗等。
对于接种流感疫苗,过去的认知是体弱者或免疫力弱者,即高危人群需要接种流感疫苗。2019年7月,国家卫建委出台了《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倡导高危人群在流感季节前接种疫苗。高危人群指的是,婴幼儿(包括6-23月龄的婴幼儿)、儿童(2-5岁)、老年人(60岁以上)、特定慢性病患者(如心血管疾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肝肾功能不全、血液病、神经系统疾病等患者)、医务人员、6月龄以下婴儿的家庭成员和看护人员、孕妇或准备在流感季节怀孕的女性。
不过,2018年初刷屏的《流感下的北京中年》又更新了人们的认知,即便是身强力壮者,接种流感疫苗也是值得的,因为预防重于治疗。而且,现代人的生活方式产生了较大改变,如节奏快、交际增加、夜生活多,也让流感有了更多可乘之机。数据显示,季节性流感病毒在全球范围每年可导致多达65万例死亡和300万至500万例严重感染。因此,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把每年接种流感疫苗作为预防流感的最有效方法。
当然,接种流感疫苗并非就是百分之百的保险,这就牵涉到接种流感疫苗以及其他疫苗后面的更为深度的科学问题。在刚刚结束的2019年北京雁栖湖会议上,中外科学家公布了本次会议集中关注的12个重要科学问题,其中就有“如何利用更具创新性的方法来开发针对以前未识别靶标的新疫苗”和“如何用创新的免疫学方法研制通用流感疫苗与艾滋病疫苗”,这两个问题都涉及流感疫苗,因此接种流感疫苗不只是关乎公众的生活方式,也涉及如何在多种疫苗上取得更深的进展和突破,让公众更信任科学,然后更自愿和心悦诚服地选择科学的生活方式。
实际上,流感疫苗并不能百分之百地保护接种者也打击了公众接种疫苗的信心,原因在于流感病毒的复杂性和多变性,每年的疫苗都需要根据上一年全球各地发生的主要流感病毒的两种抗原的组合来预测下一年度会发生什么样的流感型,如H7N9,还是H5N1,以生产疫苗。基于这样的情况,流感疫苗需要年年接种,才有较高的保护率,这也意味着,接种流感疫苗也成了一个麻烦事。问题也就回到了“如何用创新的免疫学方法研制通用流感疫苗”上来,有没有像乙肝等其他疫苗一样的流感疫苗,接种一次可以对人保护长达10年或更长的时间?
好消息已经传来!美国西奈山伊坎医学院的一个研究团队研发了一种创新流感通用疫苗,临床1期试验结果让人惊喜,对65名志愿者的试验表明,该疫苗诱发了机体广泛的抗体反应,不仅对目前流行的人类流感病毒有交叉反应,而且对禽流感和蝙蝠流感病毒亚型也有交叉反应,也就是能广泛抗御多种流感病毒。如果后续临床二三期试验成功,在下一个流感季,人们就可以注射通用流感疫苗了。这也说明,科学会带给人们更新的生活方式,在此基础上也会保障更多人的健康和保护更多人的生命。
原标题:让接种流感疫苗成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
|
|
|
上一篇:奶茶咖啡因等于7罐红牛?专家建议标注成分 |
下一篇:视力5.0以下就算近视?家长如何看懂体检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