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疾病并不可怕,关键是早检查、早干预、早治疗。我们关注癌症、高血压、糖尿病等重大疾病、常见慢性疾病的筛查问题,提醒人们重视筛查,防止大病突发,把好疾病预防的第一关。
前几天,《北京中年抗击晚期结肠癌手记》一文在朋友圈广为传播,一个丈夫在文中记录了妻子抗癌过程中的点点滴滴。文章有1.4万字,其中一段文字被东大夫单独拎出来发在了微博上。
这段话强调,肿瘤筛查非常重要。“尤其是有消化道、乳腺肿瘤家族史的朋友,40岁以后一定要有主动体检的意识,早发现都好治。”
东大夫是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消化道肿瘤内科专家、主任医师张晓东。工作之余,她一直在科普肿瘤的相关知识。她不断呼吁:主动筛查,关爱自己和家人。
为什么要做肿瘤筛查?哪些人需要做肿瘤筛查?在肿瘤筛查过程中遇到漏诊、误诊情况怎么办?
筛查高发癌种更有意义
据资料显示,人们在公元3000年前的木乃伊骨头上发现了肿瘤存在的证据,甲骨文首次对“瘤”作了记载。
肿瘤筛查的历史也并不短。“肿瘤筛查的历史与肿瘤发生的历史一样久远。只是这些年,肿瘤的发病率越来越高,逐渐成为死亡的第一大因素,肿瘤筛查的重要性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关注。”首都医科大学肿瘤学西系主任、北京世纪坛医院胃肠外科主任、临床营养科主任石汉平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肿瘤筛查最大的意义在于能够早发现肿瘤、尽早治疗,从而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石汉平说。据悉,肿瘤临床期早期的平均治愈率在80%以上。
张晓东对此表示赞同。不久前,张晓东接触过一个43岁男性患者,疑似早期肺癌,有吸烟史。“在他做完肿瘤筛查并确诊后,我们立即启动专家会诊流程,然后决定进一步治疗。幸好主动筛查,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大家对肿瘤的治疗方法都比较熟悉,常用的方法有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肿瘤筛查也有一套自己的方法。“各项血液检查、B超、X光、肛门直肠指检,以及妇科体检中的巴氏涂片、乳腺钼钯摄片等都是常用的筛查肿瘤的方法。”张晓东说,不同的癌种对应着不同的筛查项目。比如胃癌就做胃镜,肠癌就做肠镜。
“需要明确的是,肿瘤筛查并非人人都需要做。”张晓东说,肿瘤筛查分为自然人群的筛查和高危人群的筛查。早筛的自然人群应集中在发病率高的年龄段人群,一般是指50岁以后。而高危人群是指有肿瘤家族史、之前得过肿瘤或存在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习惯的人群。
“有家族史的人群尤其要重视肿瘤筛查,特别是家族中有人在50岁以前患有肿瘤、一人以上患有肿瘤或遗传性疾病的,如家族性遗传性息肉病。”石汉平说。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国际疾病分类编码,目前肿瘤的编码从C00一直到D48。考虑到肿瘤的亚型,癌种的种类总数在200种以上。由于不同的肿瘤对应着不同的筛查方法,肿瘤筛查的项目因而十分繁杂。
专家建议,挑选发病率高、危害大的肿瘤进行早筛。“并不是所有肿瘤都要筛查。少见癌、恶性度太高或太低的肿瘤,筛查意义不大。通常,患者只要筛查发病率排名前10位的癌种就行,如肺癌、乳腺癌、食管/胃癌、结直肠癌、肝癌、妇科肿瘤、膀胱癌、胰腺癌、前列腺癌、鼻咽癌等。”张晓东说。
筛查是为了早发现早治疗
不过,对普通家庭来讲,肿瘤筛查或许有些“奢侈”。
张晓东说:“普通人群想要到正规部门去做肿瘤筛查,做单一的项目恐怕不够全面;做全套的体检项目,如果没有医保,就意味着需要自费,花费不菲。而以体检为盈利的机构当然希望大家筛查的项目越多越好。因而,大家可能不太愿意做肿瘤筛查。”
除了价格考虑,还有一些人对肿瘤筛查的理解存在误区。“有些人并不重视肿瘤筛查,宁愿把1万多块钱花在名牌包包上而不是用来体检。”张晓东说。
石汉平说,认为肿瘤筛查没有用的人不在少数。“如果肿瘤筛查结果显示身体没毛病,不代表肿瘤筛查没有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本身没有肿瘤,也有可能是选择肿瘤筛查的项目不对。选择做什么类型的肿瘤筛查,与性别、家族史等因素都有关系,需要针对性检查。”
“还有人存在这样的心理——花钱了必须筛出点儿毛病,要不然这钱就白花了……”张晓东强调,这样的观念十分不可取。肿瘤筛查是为了早发现肿瘤、早治疗,或是发现风险因素,通过提前干预避免肿瘤发生。
也有患者反映,眼花缭乱的肿瘤筛查项目,实际效果并不理想,甚至在肿瘤筛查过程中出现漏诊、误诊、夸大或无病生癌的情况。
“医疗中本身就存在一定的漏诊率,一般三甲医院低级漏诊率极低,有很多环节,层层把关。”张晓东说。
对此,石汉平建议,在肿瘤筛查之前,可以和医生沟通,了解家族史、个人生活习惯、癌发的高危因素等,让医生推介具有针对性的筛查项目,避免误诊或漏诊。
靠谱的筛查国内就能做
如何找到靠谱的肿瘤筛查呢?
据报道,近年来,湖南省公安部门查处了多起利用海外就医虚构病情实施诈骗案件,其中有机构和中介公司联合哄骗老年人去国外体检,查出假肿瘤,给予假治疗,骗取老年人钱财。
对此,张晓东十分无奈。“肿瘤筛查本身没什么高大上的,国内完全可以做。遇到做基因检测筛查肿瘤,或者通过一滴血、一口痰就知道肿瘤的筛查项目,要保持警惕。”
张晓东直言,一些查体机构聘用的人员并不是专业的。加上为了经济利益,他们就设计了一些看起来高大上的项目。
专家建议要找专业机构和专业医生,去正规医院做肿瘤体检。比如做结肠癌的筛查。如果癌筛后看到息肉就会出现一系列需要医生判断的问题:息肉有多高风险?是否需要切除?什么时候干预?是否有遗传倾向?跟患者有血亲关系的人是否也要做筛查?再比如,体检发现肺部结节,这个结节是良性还是恶性的?应该现在干预还是先观察?以后干预会有什么影响?
“这些都是专业的问题,需要查体医生具备较为全面的知识。”张晓东说,全科医生的培养需要较长的周期。针对这个问题,石汉平表示,家庭医生和基层医生可以在提高肿瘤筛查覆盖率和有效性方面发挥作用。
张晓东希望国家能够适当增加投入,增加高发癌种的筛查覆盖率。“当然,最重要的是大家要关注自己的健康。”(来源: 环球网) |
|
|
|
上一篇:医生:孩子“犯迷糊”?可能是鼻炎作怪 |
下一篇:家有猫狗 当心小朋友惹上“头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