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几天,某医院用药咨询中心接待了一位患者李爷爷,他遇到的问题可能很多人都经历过。事情是这样的,李爷爷前一段时间查出了高血压,来到医院就诊,医生给他开了一些药,李爷爷回家后遵医嘱服用,过了一段时间,觉得效果非常好,头也不晕了,血压也不高了,自己觉得是完全好了,就一下子把药都停了。这一停可好,李爷爷开始感觉到头晕心悸,比之前还厉害。李爷爷有点焦虑,连忙来到医院,看到用药咨询中心便进来向药师咨询。药师耐心地听完李爷爷阐述,并细心地询问了一下李爷爷的病史,以及服药情况,最后得出结论:李爷爷是因为停药太突然才导致的头晕心悸。因为李爷爷所服用的药品中含有β受体阻滞剂,是不应该突然停止用药的,特别是在长期使用之后。
几乎所有人都知道,当我们生病了,大多数情况下都需要一些药物配合治疗,那么,何时停药、如何停药却有很大讲究。
当我们长期应用某些药物的时候,身体已经适应药物对身体的作用,突然停药,身体骤然间适应不了这种变化,会产生病情或症状反跳、回升,疾病加重等现象,即停药反应。长期应用可致停药反应的药物后,应采取逐渐减量的办法来过渡而达到完全停药的目的,以免发生意外。事实上患者李爷爷就属于这种情况。生活中,有几类容易产生停药反应的药物比较常见,这一次就给大家说道说道。
1.β受体阻滞剂
β受体阻滞剂是常用的一种降血压药,它是高血压患者初始和长期使用的药品之一,对于平时心率较快的病人是一个较好的选择。在高血压、冠心病和心力衰竭中都有广泛的应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XX洛尔,例如比索洛尔、美托洛尔、普萘洛尔等都是这一类的常见品种。长期应用此类药物不宜骤然停药,如需停用应逐渐减量,否则可能引起药物反跳作用,并使冠心病患者引发心绞痛和心梗,此类症状一般在停药后12小时~72小时后出现,部分患者在停药后数天才会发生。因此,如果有必要停用β受体阻滞剂,应逐步停药,整个停药过程至少持续两周,每2~3日剂量减半,停药前的最后剂量至少持续4天。
2.肌肉松弛药
顾名思义,肌肉松弛药就是一种解除肌肉痉挛的药品,常见的包括巴氯芬、乙哌立松等等。这类药在治疗时要从小剂量开始服用,然后根据服用效果,剂量可逐渐小剂量增加,直到疗效满意为止。在开始服用阶段,需要对自身进行密切监测,以便迅速发现某些潜在的不良反应,如全身肌无力、肌张力突然丧失(有突然跌倒的危险)、疲劳或精神恍惚等,然后对剂量进行必要的调整。而在停止治疗时须在1至2周内逐渐减量,以避免停药反应。
3.镇静催眠药
镇静催眠药有一个俗称就是我们常说的安眠药,此类药品无论使用还是停药都要在专业的医生指导下方可使用,以避免造成药物的滥用或依赖等不良后果。当医生评估过我们的状况后,认为我们能够自我控制睡眠,或者所患其他能够导致失眠的疾病被治疗后,可以考虑逐渐停止镇静催眠药。停药是有步骤的,需要数周至数月时间。常用的减量方法是,逐步减少夜间用药量和变更连续治疗为间歇治疗,应当避免突然终止药物治疗,因为一旦突然停药,将有可能发生潜在的失眠反弹和严重的精神症状。
4.抗抑郁药
很多人认为抗抑郁药是作用于中枢的药品,长期吃下去可能会对大脑或者神经不好,或者觉得吃多了这类药品就会形成习惯甚至是上瘾,所以在吃了一段抗抑郁药后,病情有所改善就擅自停药,实际上,这是非常错误的行为。
抑郁症的治疗分阶段,第一阶段是急性期治疗,一般能够在三个月之内完成。第二阶段是维持期。症状缓解后,患者需要巩固治疗。抑郁症有一个自然病程,大约1年~1.5年。维持期内有可能降低药物剂量,逐步在一年到两年之内结束治疗。一旦擅自停药,效果就会下滑。现在的药比过去安全度高了很多,药物只作用于跟人的抑郁情绪相关的神经系统当中,不是全部作用到大脑。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仅发作一次,症状轻,间歇期长(≥5年)者,一般可不维持治疗,否则建议继续进行2年~3年的维持期治疗;多次复发(≥3次)以及有明显残留症状者主张长期治疗。对于再次发作风险低的患者,医生一般会根据您的具体情况来调整剂量,在数周内的时程内逐渐减量,这样可以让大脑有时间慢慢适应这一变化,停止治疗后坚持随访。因此,千万不要自行减量或停药。
药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何时服药,何时停药都有讲究,配合医生和药师的工作,才能合理用药,达到防病治病、保护健康的目的。
原标题:药不能停?如何停药确有讲究 |
|
|
|
上一篇:流鼻血、烧烫伤……意外伤害急救误区多 |
下一篇:膳食疗法新发现 专家称地中海饮食可缓解儿童哮喘 |
|